
马尔文帕纳科

已认证
马尔文帕纳科
已认证
本文对比差式扫描量热法(DSC)与差式扫描荧光法(DSF)两种表征生物大分子高级结构稳定性常用技术,帮助您了解两种技术的异同点,在评估各类生物大分子的稳定性时可以选择合适的分析工具。
评估生物大分子的稳定性至关重要,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其在药物开发、疾病诊断、治疗以及基础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和实际效能。稳定性的评估能够确保生物大分子在制备、存储、运输及应用过程中保持其结构和功能,从而发挥预期的生物学活性,提高生物产品的疗效和安全性。此外,稳定性数据对于优化生物大分子的生产和纯化过程、延长其货架寿命、减少成本以及推动科学研究的深入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。
在生物技术药物开发的“质量源于设计”(QbD) 方法中,稳定性表征是所有候选药物的“开发可行性”和“成药性”评估以及流程开发和生产的一部分。稳定性数据还整合到用于生产支持、生物技术药物可比性和生物相似性评估的高级结构 (HOS) 表征和“指纹图谱”中。
由于生物大分子结构十分复杂,生物物理工具在生物制药产品的完全表征中非常重要。评估生物大分子稳定性的生物物理工具多种多样,其中差示扫描量热法(DSC)与差示扫描荧光法(DSF)是表征生物大分子高级结构稳定性的常用技术,本文主要聚焦两种技术的异同点,旨在帮助大家选择合适的技术评估各类生物大分子的稳定性。
DSC 与 DSF,一字之差,大有不同
DSC: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以恒定加热速率由自然(折叠)到变性(展开),此过程涉及非共价键的断裂为吸热过程,DSC可以实时监测生物分子随温度变化而发生的热容(Cp)改变,通过对数据的处理(如积分)可以获取如Tm值、Tonset、ΔH、ΔCp等热力学信息。
DSF: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以恒定加热速率/不同变性剂条件下由自然(折叠)到变性(展开),DSF可以实时监测由于色氨酸从疏水到亲水环境所导致的发射波长改变/由于疏水区域暴露和环境敏感的疏水染料结合导致的荧光变化,进而获取Tm、Tonset等参数。
DSC:由于DSC是监测维系生物分子高级结构非共价键断裂的热量吸收,所以对于蛋白、核酸、脂质等各类分子都适用。
DSF:由于DSF是监测色氨酸或疏水区暴露所引起的发射波长或荧光信号的变化,所以测试样品需有丰富的色氨酸/疏水区,DSF仅适用某些蛋白样品,不适用于核酸、脂质等样品。若测试前蛋白已有部分变性(疏水区暴露)或样品中含有去垢剂,则会造成较强的背景荧光。
DSC:通过DSC测试所得到的Tm(热转变中点温度)为体系中50%生物分子变性对应的温度,即峰值所对应的温度;ΔHcal为每摩尔蛋白变性所吸收的热量,一般用于衡量体系中生物分子的活性含量。
DSF:通过DSF测试得到的Tm值为体系中50%色氨酸/疏水区暴露时所对应的温度,色氨酸/疏水区的暴露无法真实的反应蛋白变性过程,同时无法获得ΔH等样品活性信息。
DSC:由于DSC具有良好的重复性,适合批间一致性分析和生物相似性打分分析;同时DSC具有结构域级分辨率(可区分抗体CH2、CH3、Fab区域),适用于抗体等多个结构域样品的稳定性评估。
DSF:DSF的重复性较差,难以进行定量分析,但分析速度较快,适合稳定性的快速初步筛选。
DSC在核酸分析中的应用
与传统的小分子药物和抗体药物相比,核酸药物可针对不可成药靶点、无需复杂蛋白生产工艺、具有设计简便、研发周期短、靶向特异性强、治疗领域广泛和长效性等优点,目前在遗传疾病、肿瘤、病毒感染等疾病的治疗上应用广泛,有望成为继小分子药物和抗体药物后的第三大类药物。然而,由于核酸药物本身携带负电、容易降解等问题,导致其稳定性差、半衰期短、递送效率低,因此需要经过化学修饰或者是递送系统达到长期有效的治疗效果。DSC可以非常灵敏的反应出核酸化学修饰前后稳定性的差异,然而其他稳定性分析技术可能无法反应出这些微小的变化。
DSC用于分析锁核酸(LNA)掺入核酸的影响
锁核酸(LNA)是一种经过修饰的RNA,LNA中一部分核糖上的2‘与4’碳连结在一起,降低了核糖结构的柔韧性,进而增强磷酸盐骨架的局部结构的稳定性。该应用利用DSC技术研究了LNA的掺入对DNA、RNA异源双链体杂交热力学的影响。LNA修饰后,峰图明显向右偏移;同时,随着LNA修饰个数的增加,Tm值逐渐升高,表示杂交体的稳定性因LNA的掺入变得更加稳定。
DSC用于表征mRNA-LNP
通过PEAQ-DSC提供的LNP热力学指纹图谱,可以对比游离mRNA、mRNA-LNP以及LNP的稳定性变化(图2)。从图中来看,mRNA组装于LNP之后,Tm增大,表明mRNA-lipid产生相互作用之后,能稳定彼此结构,使得mRNA-LNP组装更稳定。
与DSF技术相比,DSC技术具有多方面优势,因此被公认为是生物制药行业中热稳定性试验的金标准技术:
无需标记,适用样品类型更丰富,且不受荧光背景及buffer成分干扰;
更宽的温度范围,适用具有较高Tm的样品;
提供除Tm之外丰富的热力学信息;
全局测定技术,具备高分辨率、高重复性,可分辨多结构域样品;
如果您分析的样品为不含色氨酸的蛋白样品或其它非蛋白样品,或是要进行精细的蛋白设计与改造、候选物筛选、配方优化、可比性相似性评估等多种应用,DSC都将是您的最优选择!
相关产品
更多
相关文章
更多
技术文章
2025-02-21技术文章
2025-02-15技术文章
2025-02-11技术文章
2025-02-07